一次无人机试飞,一场高难度角膜移植手术,一次产研结合的田野之旅……无数看似寻常的片段构成科技工作者的日常。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们看看他们如何根植各行各业,持续创新、破解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点亮不懈探索的精神火炬。
为科技创新注入年轻血液
“双碳”背景下,氢动力无人机等新能源科技在全球市场备受关注,在采矿、农业、测量监测、安全和应急服务等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
(资料图片)
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氢动力与低碳能源研究中心实验室,无人机设计工程师封承霖正一遍遍测试样机数据。“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对最后的功能呈现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严重问题发生。”封承霖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氢动力与低碳能源研究中心团队成员正在调试无人机系统。(沈轶岭 摄)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航空氢动力系统……这个2021年组建起来的年轻团队已成功研发出多款产品。在诸多产品中,“青鸥30”无人机是一款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产品,可应用于线路巡检、航测、物流运输及火灾预警等场景。
“‘青鸥30’无人机采用氢动力系统,和传统的锂电池动力无人机相比,续航时间是后者的4倍。”团队技术负责人沈轶岭说,“它可以垂直起降,不受场地限制。”
“创新总会遇到很多问题,面临很多考验。”沈轶岭说,在“青鸥30”研发过程中,因动力系统功率输出一直无法满足需求,团队一度卡在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的调试环节,团队不断调试、尝试多种能量分配模式,经过长达4个月的数百次试验,反复修改了5个版本,“要耐着性子一点点试错,一遍遍排除错误”。
团队的愿望很朴素,对新技术、新理念保持敏锐嗅觉,研发出更多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
为技术攻关凝聚跨学科力量
近年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袁进带领团队,完成多个原创眼科高性能设备和图像智能分析技术研发。
袁进教授在接诊。(邰梦云 摄)
从医20余年,他完成了近5000例高难度手术,帮助患者重见光明。“早发现、早诊治是眼病治疗的关键。”袁进介绍,诊疗装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眼科领域,临床90%的高技术诊断装备来自进口。
为破解这一难题,2016年底,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支持下,袁进牵头成立广东省眼科诊断和治疗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跨学科专业力量联合攻关,研发创新眼科诊疗装备技术。
“90后”留法博士后肖鹏是袁进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发现的光学跨界人才。因喜欢医工结合方向,看好国内医疗行业兴起的新潮流,他选择回国加入团队。
“碰需求、优化方案,从临床到实验室再到临床,我们不同背景的成员进行大量讨论、交流,不断探索眼科诊疗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方法。”肖鹏说。
短短几年间,中心已研发了一批原创眼科高性能装备。袁进告诉记者,中心历时3年研发的超高分辨率OCT,仅设计方案就经过17版修改打磨,图像检测更是不计其数,最终其成像精度能达到3微米,比国外主流设备提升了1倍。“我们还将在创新上下功夫,致力于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效衔接。”袁进说。
为产业发展提供科研支撑
一大早,浙江省宁海县三门湾海域蛇蟠涂,趁着气温尚未升高,养殖户周宽宏手持铁锹,在水产新品种繁育基地自家蛏塘内挖蛏。一旁,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何琳为他分析肥水管理情况。
何琳(右)在宁海县为养殖户开展技术指导。(何京 摄)
何琳在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兼职做研究工作,为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解决技术难题、发放优质苗种等是他的工作内容。周宽宏今年养的缢蛏“甬乐1号”便是该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瞄准产业需求,助推“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今年养的新品种比以前个头更大、生长速度更快。”周宽宏说。
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的实验室内,科技工作者在进行水产品性状分析。新华社记者张晓洁 摄
研究院副院长董迎辉介绍,目前研究院正致力于加强贝类耐氨氮、耐高温等抗逆性状研究。“从选育研究到推广应用要经历很多年,科技工作者要耐得住性子,直面各种挑战。”他说。
近3年,研究院累计推广养殖贝类新品种22万亩,增产6万多吨,增效12亿多元;在主产区开展良种技术培训服务,累计培训基层水产养殖技术员、养殖渔民超3000人次。
“看到研究出的新品种被推广应用,很有成就感。”研究院副教授孙长森说,“希望能研究出更多符合百姓期望、市场需求的好品种。”(记者 李晓婷 张晓洁 周颖 吴燕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