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位摄影师,22位写作者。他们对有关城市的影像,自由地进行更拓展性的深度表述,兼具文学性与纪实性,是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一份忠实且饱含温情又不乏思考的记录。22组作品唤醒、再现、重写了一种根植于城市经验的时代缩影及其中集体或个人的境况。

回望并阐释不同历史阶段的上海,一窥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与市民生活的变迁


(资料图片)

观察今日作为大都市的上海,独特角度解码“魔都”的魅力

记录上海城市空间的变迁更新,以更立体的角度来观看这个巨大的都市是转动的

深入到街头巷尾和市井纵深之处普通人的生活,捕捉独属于上海的丰富的生活气息或城市气质

(一)天台造城记

“水渍兼容天然的朝露和夜雨,以及人工勤勉的荡涤。散发着洗衣粉气味的湿漉漉的衣服,顺从地心引力,暂时脱离人身的囚禁,悬浮于社会。在天台上晾晒是多么幸福,失去人形而有一种自由的错觉。”

(文/于是,摄影/徐昕)

(二)看不见的城市

“曾经的鳞次栉比,也有可能演化为郁郁葱葱的绿化带,熙熙攘攘被安静干净所替代。有人留下了照片吗?或许吧。但昔日的气味已经随风飘散,我们今天所谈论的,都是往日的印象的错觉的幻视的影子罢了。”

(文/王若虚,摄影/朱锋)

(三)我曾飞身跃过那道护栏,奔向蘑菇头

“1995年的冬日,我翻跃人民大道护栏直奔蘑菇头而去。未知的生活图景只徐徐展开了一个角,乡间沸腾的生活尚属序章。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在蘑菇头下?大字还是大宇?铅与火的游戏刚game over,这个时代的武器刚刚开箱,谁也不知道这一次的玩家能够闯关何处。”

(文/费里尼,摄影/种楠)

(四)消亡与眷恋

“想象一下,如果月球上有巨大的建筑,应该也能被地球上的人观察到。也许有一天,在月球之上也会发生同样的事,人类开拓的步伐不会停止。又或许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间这一切早已发生过,经历了湮灭、轮回,现在又重新回到了无物之中。宇宙中没有什么此时此刻,时间甚至不存在,亘古不变的唯有消亡本身。但正是无物缔造了万物,眷恋则是我们的语言。”

(文/栗鹿,摄影/沈嘉善)

(五)鱼刺

“过年,从湖北、江西、黑龙江几路汇聚在这个屋顶下,宁波人式的热闹,大声远传,叽叽喳喳,交换的是实惠,以驱散这座城市伫立在灯火中投下的长长的同情的影子。”

(文/吴越,摄影/朱浩)

(六)上海静物

“顶楼马戏团在《海风》里唱:上海个风吹到西又吹到东,从来就呒没人能搞得懂。昨天的风把石库门一扇扇吹成了新天地,今朝的金家坊又将在风里何去何从?听说世界将要天下大同,爱也好恨也好,尽管不知道‘为啥体总有点佝叽叽勒我胸口’,你我终究是在一堆陈年旧物中翻翻拣拣之后,拎着尚且能用的热水瓶,奔赴城市另一隅的崭新生活。”

(文/陈心怡,摄影/席子)

(七)当我们混在一起

“带来‘不适感’的那些街区,它是一种标记,斑痕,时间的铁锈,让平展的城市风貌有了层次和纵深,参差多态,富含岁月的维度。”

(文/陆茵茵,摄影/陆元敏)

(八)替代品与生活的假象

“只是,寻找替代品多了之后,情感的神经也结出了厚厚的茧子,失去的伤痛被麻木了,拥有的快乐也随之减半。有的时候,我甚至会怀疑,我用替代品重构的生活是不是真实的?还是仅仅是一种生活的假象?”

(文/钱佳楠,摄影/支抗)

(九)异化,或时间秩序的重置

“一些负载城市记忆的老者正在离去,热络、亲密的时代也逐渐消逝。时间的法术横亘于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加以适应外,似乎别无他法。”

(文/三三,摄影/瞿凯伦)

(十)2020游园惊梦

“公园也是日常生活的飞地,奇人异事的剧场。倒不是说他们有表演或哗众的意图,只是在公园里,‘正常’的阈值松动了。现实生活中被遮蔽的、压抑的、隐藏的,在这儿悄然上演。”

(文/btr,摄影/严怿波)

(十一)不属于我们的时代

“这时代究竟属于谁?这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当我带着女儿住进更小、更旧,但地段更核心、学区也更好的公寓时,我究竟算是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还是在逆向而行?”

(文/负二,摄影/郑知渊)

(十二)嘉年华

“现在天气太热了,在电扇下闲坐饮冰水犹觉不可耐,一杯未完又呼再来一杯。否则还可以一起到吴淞码头野餐,江边的风多爽气。”

(文/指间沙,摄影/马良)

(十三)那条江

“我们立刻便目击了陌生的摄影家为我们呈现的另外一些单元,它们表达了城市复兴的主题:新船正在下水,更多的、更巨大的船舶正在建造,在另一边,正有热烈的产生,正有生气勃勃的展现。”

(文/王唯铭,摄影/陈海汶)

(十四)终将到站

“就像当年我第一次去往浦东深处那样,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他也被大城市狠狠揍了一顿,淤青自他的神色中浮现,隐形的鞭子抽打着我们前进,地铁从不停下来等人,它客似云来。”

(文/项斯微,摄影/侯剑华)

(十五)琥珀

“二楼,从前周璇住在这里。男人说。

再看看路牌,升平街。

女人说,歌舞升平啊,还有哪里能比这更配周璇。”

(文/久久,摄影/沈浩鹏)

(十六)晕船,但还是要出航

“从传呼电话(传统大家庭)到家庭电话(三口之家)再到手机(独立个体),我们的人际关系一路贬值,这实在是非常符合二十一世纪的情感表达。”

(文/王莫之,摄影/崔益军)

(十七)故乡道路上的异乡人

“我与这个城市的关系若即若离,或者,这个城市就是分裂成了几块,把这些不同的块面储存于不同的人的头脑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故乡马路上的异乡人。”

(文/徐佳和,摄影/朱钟华)

(十八)红马路和白马路

“我的身体在脑海里飞了起来,飞到了几十层的高度,向下望去,外婆家变成了一块草坪,化粪池随着悲惨的故事,沉入了湖底,密密麻麻的小摊贩也不见了。”

(文/吴栋,摄影/王骅)

(十九)一明一灭一尺间

“太阳把人晒得懒洋洋的。孩子说。

错了。太阳把人晒得暖洋洋的。负责跳级考试的女老师说。

太阳把人晒得懒洋洋的。孩子坚持。

因为这道题,孩子的跳级考试失败了。她远远看到母亲的嘴在动,老师的嘴也在动。她走到走廊的另一边,那里照得到太阳。”

(文/走走,摄影/周仰)

(二十)城市的表与里

“匆忙行走的城市里,他们像一个个暂停键,也像城市这座巨兽吐出的泡泡,让城市本身也变得轻盈起来。”

(文/金莹,摄影/顾铮)

(二十一)地标摄影

“地标之为地标,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提供了定位空间的参考,也因为它们一成不变的形象,为人们——特别是这座城市里的陌生人——提供了一丝安全感。”

(文/夏佑至,摄影/沈忠海)

(二十二)隧道

“河肯定是蓝色的,但苏州河?会不会是黑色的呢?那肯定不是湖蓝,印象里也没生过绿藻,还是应该是蓝色的吧,究竟是什么蓝呢?”

(文/生茶,摄影/许海峰)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