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864年7月,一代名将忠王李秀成沦为清军阶下囚。应曾国藩之请,他洋洋洒洒写下数万言《自述书》,对太平天国成败之得失进行总结,对自己参加革命之经过做了详细描述,还对各诸侯王之能力、素质做一一点评。对此,许多人都说忠王不忠,关键时刻变节,有愧于太平天国;有些则极力辩护,说李秀成只是想效防姜维之故事,玩缓兵之计而已。至于真相究竟如何,笔者不做探究。就笔者而言,《自述书》中最精彩部分就是对人物之点评。例如,评翼王石达开:小小聪明,大格局欠缺,不是做大事的料。评陈玉成:少年英雄,很讲义气,却不懂得保存实力之重要性。评天王:玩弄权术,水平一般,关键时刻掉链子,并非帝王之才。那么,李秀成对自己又是如何评价呢?可否实事求是,还是故意夸大。
从李秀成《自述书》中可以看出,忠王对自己之评价非常高,简直就是一个完美无缺之人,只是生不逢时,走上了"邪路",遗憾终生。谈到出身时,李秀成就特别强调自己之"贫困",为了混口饭吃,才追随太平军,上了"贼船",否则肯定就是一枚良民,老老实实垦荒。出身穷苦,李秀成深知民生之艰难,心中无时无刻不装着底层老百姓。正如其在《自述书》中所言:"苏省兵灾,发给米粮、种子,以及贷款,各安企业。"就是说,江苏常年遭战乱之苦,饥民遍地,李秀成不忍大伙挨饿、受冻,于是发给他们生活、生产物资。天京被围困期间,李秀成还从自己家里拿出稻米来救济灾民,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不让居民饿死。就此而言,李秀成还真够仁慈,是心地善良之爷们。
救济饥民之事,在李秀成《自述书》中随处可见,应该比较真实。要知道,李秀成被俘虏时,早先投降清朝的太平军见到他时可是痛哭流涕,可知忠王还是很得人心。除了对居民仁慈,李秀成对敌人、对叛徒也是非常之仁慈,不忍心将其处死,或者囚禁,堪称刘备第二。例如,江北守将李昭寿叛变,献上滁州、来安、天长三城,吓得洪秀全赶尽封锁江北,阻止李秀成回京。要知道,李昭寿可是李秀成招来的哦,此时投降满清,李秀成难辞其咎。按理说,李秀成应该痛恨李昭寿,对其展开报复才是。结果呢?李秀成偷偷将李昭寿家属从天京送出去,让其一家团圆。郜永宽等八大悍将准备献上苏州投降李鸿章,当叛徒,李秀成言:"今我主蒙难,尔是两湖之人,留去随尔,尔我不必相害。"也不管,不责骂。
从对待敌人、叛徒之表现而言,李秀成貌似"不忠",实则不是。在《自述书》中,李秀成不但是一枚忠臣,还是"愚忠"之臣,堪愿为洪氏江山流尽最后一滴血,即使他从未得到天王信任与重用。"薛之元事变"爆发后,天王洪秀全下令封锁长江,派兵监督李秀成,拒绝他回京述职,俨然已经将其视为"叛徒"。结果呢?李秀成继续镇守浦口,拒绝清朝高官厚禄,洪秀全为此授予他忠王,寓意"万古忠义",还亲自书写这四个字送他。1862年9月,洪秀全起疑心,认为李秀成想割据苏南,借助湘军之手消灭自己,于是对其大骂一顿。李秀成呢?直接率30万大军回来勤王,还送家人进京充当人质,表明自己绝无二心。天京准备陷落时,李秀成拒绝堂弟建议,甘愿回来"陪"着洪氏一族。城池陷落后,为护送幼天王突围,将自己的好马让出,以致遭俘虏。就此而言,李秀成绝对是一位忠臣,日月可鉴。
忠于天王,还不是李秀成之最高境界,忧国忧民才是。兵荒马乱之时,忠臣各为其主;太平天国之将领,自然就要忠于洪秀全,为其拼杀疆场。被俘虏时,太平天国已经灭亡,李秀成没了"心理负担",不用再为洪氏江山操劳。此时,忠王李秀成将关注重点转移到"华夏之生存"上,转移到中华之复兴上。在《自述书》中,李秀成多次谈到"洋鬼乃华夏之首害","要以防鬼为主",建议曾国藩赶尽购置洋枪、洋炮,组建近代化军队,强化海防。为了从根本上实现强军,还得研究西洋武器,在本国开设工厂,实现军事工业化。如此,才能确保华夏安全,才能在强敌环伺之环境下生存下来。当然,李秀成能这么说,自然有其依据,即是在上海、江苏期间,屡次与西洋"打交道"之深刻经验。李秀成了解西方,也了解国情,算是为曾国藩献策了。
总而言之,就李秀成《自述书》之内容而言,忠王采用春秋笔法之方式,对太平天国诸侯王之评价都不是很高,认为他们都不是做大事的料,远远比不上谋略高深的曾文正公,这也是大清之鸿福。当然,李秀成对自己之评价却很高:心地善良,忠君护主,忧国忧民。可惜,自己生不逢时,否则定当有大作为。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忠王所言是属实吗?欢迎留言评论,一起长知识。
参考书目:《李秀成自述校注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