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努力去房地产化的金融,新的路径依赖在哪里?在新旧赛道换轨之际,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和养老金融渐渐脱颖而出,越来越成为未来金融的最大共识。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从庙堂到江湖,从企业到学者,对此多有讨论,仁智互见。为此,我们策划了这组特别报道,加入这场头脑风暴之中。
数字金融变局
平台巨头的紧箍与重生
适逢《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收官之年,金科巨头们也在这一年迎来监管的空前关注。14家平台巨头被整改上千个问题,事关支付、助贷、数据保护等规范,可谓是事无巨细。在10月20日-22日举办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数字金融领域多个话题再被提及,如何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也成为当前金融业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
“如今,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社会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平台经济领域资本无序扩张、垄断经营、数据滥用等问题凸显。
以支付为例,自互联互通推进以来,包括阿里、美团、字节跳动、拼多多、滴滴、携程等互联网巨头均接入了其他支付方式。不过,仍有腾讯、百度等公司对其他支付渠道“设防”。
在助贷业务上,目前大多平台仍普遍在支付链路中嵌套“先享后付”类信贷业务,甚至通过优惠或者默认的方式,强势引导用户开通,忽视了消费者的支付体验。而这在监管看来,无疑提高了金融风险跨产品、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
至于数据保护。目前,部分平台巨头在开展电商、支付、搜索等各类平台服务时,获得用户的身份、账户、交易、消费、社交等海量信息,继而识别判断个人信用状况,以“助贷”名义与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合作。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操作已被监管定性为“未经许可开展个人征信业务”,或涉嫌无牌或超范围从事金融业务。
平台巨头们被约束的业务远不止这些,包括“霸王条款”,以及对传统银行业造成挑战的创新产品等,都在有序纳入监管。
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平台巨头推动了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和普惠性,但在具体业务开展中,持牌业务与非持牌业务存在交叉,数据与用户优势又形成了一定垄断性,从而对行业监管和风险防范提出挑战。
阵痛也伴随着新生。在数字人民币试点浪潮以及中小金融机构转型等数字金融变局中,巨头们迎来了多项发展机遇。根据北京商报记者获得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14日,上线满一个月的美团单车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已吸引超过100万用户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累计产生889.96万绿色骑行公里数。
一金融科技行业资深人士指出,率先将自身业务场景接入数字人民币生态,既能彰显企业的技术实力与资源的整合能力,增加用户黏性,还将进一步增强其场景和技术资源整合能力,并带来可观的用户增量。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的接入也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巨头们的支付及其他业务生态,提升其交易支付渠道的丰富度与便捷性,并降低支付结算成本。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除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外,平台巨头依托自身资源、市场优势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尤其在疫情期间助力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平台在合规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流量和技术优势帮助中小机构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其实也是一种双赢。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之间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金融科技丰富了业态,那么相应的政策考量也要适应这种变化,因为以往的政策框架和监管手段可能将无法继续胜任其职责”,对于数字金融最新发展形势,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创新与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世界银行金融创新局宏观金融主管、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费仁(ERIK H.B.FEYEN)通过视频连线表示。
事实上,对平台巨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监管也在谋变。易纲近期再次表态,央行将持续弥补监管制度“短板”,不断增强政策透明度,持续强化反垄断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并加强数据保护,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监管部门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态度、方向,始终是坚定的:一方面既要鼓励金融科技的发展,鼓励金融创新;同时要求要控制金融风险、规范发展。在穿透式监管这样一个前提下,所有的金融业务都必须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当中,进而推动金融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胡滨建议道,金融科技监管重点是要重塑监管理念,要从前期被动式、响应式,向主动式、包容式的监管理念转变,同时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后续监管已经明确。可以预测的是,市场将改变“赢者通吃”的游戏局面,巨头们将在监管的紧箍下逐步走向合规化,业务更具服务性和开放度。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养老金融破局
“三驾马车”的混业竞争
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也在稳步推进养老金融改革,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供给,引导全行业开展一些有益探索。在理财、保险、基金“三驾马车”共同绸缪的背景下,养老第三支柱的助推和试点探索也在逐步进行,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等,无不在关注老龄化趋势下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随着社会对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进一步释放,第三支柱市场潜力很大,”肖远企进一步表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4亿,占比18.7%,养老金融需求非常巨大,而我国居民存款已经超过90万亿元,可转化为长期养老资金的金融资产非常可观,规范发展第三支柱的基础和条件比较成熟。”
何为养老第三支柱?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海外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博在此前的研报中介绍,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已建立。其中,第三支柱为个人商业养老金,是以个人名义自愿参与的养老金,形式可为保险、基金、信托、理财等,不过,目前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截至2020年底只有税延商业养老金被纳入统计口径。2018年5月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标志我国第三支柱养老正式开启;2021年3月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是我国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的又一实践探索;二者分别以税收优惠和灵活投保的方式刺激商业养老需求。
在养老第三支柱已启动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助力养老保障发展的养老金融应运而生。除上述提及的保险行业,近年来,银行、基金行业也都在努力探索,相继推出创新产品。
具体来看,2021年9月10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自2021年9月15日起,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武汉市和成都市,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和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圳市,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青岛市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试点阶段,单家试点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人民币以内。
而在公募基金方面,早在2018年8月,意在助力投资者个人养老储备、强化长期投资意识的养老目标基金(以下简称“养老FOF”)正式获批。彼时,首批14只产品(份额合并计算,下同)首发,至今已三年有余,不仅成立总数量增长至超140只,总规模也由首发时的不足40亿元,到如今超过800亿元。
当然,目前金融行业助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也仍有诸多难点存在,例如配套制度政策的缺乏等。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通过金融机构提升自身产品适应新形势的能力,提高稳健投资能力,甚至是三大金融行业产品的互相补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推动养老金融的快速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刘宇阳
绿色金融新局
低碳创新的路线图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绿色金融发展日益强劲,金融机构纷纷加码布局,以金融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在10月20日-22日举办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绿色金融更成为讨论热词。对金融机构来说,如何满足低碳转型过程中技术、设备、人才等要素的资金需求,助力自身实现有序转型成为接下来必修的课题。
10月21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梳理发现,目前已有包括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在内的不少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有所布局。江苏银行、恒丰银行等银行发布了与“碳中和”、绿色金融有关的行动方案,国家开发银行、兴业银行发布了与绿色金融相关的产品。
除了相关行动方案,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还包含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碳金融等多样工具。
在10月20日-22日举办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监管也释放出积极信号鼓励金融机构发力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可发挥巨大作用。”央行行长易纲指出,目前我国全国性的碳市场已经开始运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有利于最大化碳排放价格的激励约束。金融机构可开展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此外,人民银行正在研究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强化我们能源总体的供应能力。
在众多参与者中,银行依旧是“主力军”。来自央行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约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
亦有多家银行高管透露了行内相关绿色金融产业布局。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实现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翻一番,使绿色金融成为连接客户的主纽带”。北京银行副行长王健指出,在绿色金融领域,北京银行发行了银行间市场全国首单“碳中和”小微金融债券,建立了“绿融+”绿色金融品牌,并成立了北京地区首家以“绿色”命名的支行。
一位银行业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通过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经济倾斜,引导其他资源更多向绿色经济领域集聚,推动绿色产业加快发展,绿色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才能让金融与绿色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当前金融机构在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金融行业机构内部的绿色金融机制还没建立起来,比如从营销获客筛选、针对性风险审批、穿透绿色金融生态底层监管等全流程的建立。金融机构应从全流程,从人才,从制度,从意识上补足绿色金融短板。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